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.82萬平方公里,占原蘇聯總面積的76.3%。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,東西長9000公里,南北寬4000公里,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,是世界上國土遼闊的國家,與14個國家接壤。
布隆迪地處非洲中部赤道南側,東部和東南部與坦桑尼亞界,西南部瀕臨坦噶尼喀湖,西部與剛果(金)為鄰,北部與盧旺達接壤,屬內陸國家,境內多高原和山地,平均海拔1600米。
利比亞地處非洲北部,東接埃及和蘇丹,西鄰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,南界尼日爾和乍得,北瀕地中海,海岸線長1900余公里。全境95%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,沿海和東北部內陸區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,其他地區基本上為沙礫覆蓋,為向北傾斜的高原和內陸盆地。
南非位于非洲大陸南端,國土總面積121.9萬平方公里,南非北面接壤納米比亞、博茨瓦納和津巴布韋,東北毗鄰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。南非東、南、西三面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,扼兩大洋交通要沖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
哥倫比亞(哥倫比亞共和國)位于南美洲的西北端,鄰近國際海運大動脈巴拿馬運河,是南美的兩洋國家和南美陸路交通的必經門戶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哥倫比亞地處熱帶,氣候因地勢而異。東部平原,南部和太平洋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,海拔1000-2000米的山地屬亞熱帶氣候,西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。哥倫比亞共有8大語系。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。一般中層以上白領都可用英語進行交流。
智利擁有世界上較大的銅礦化帶,截止目前為止,已發現了幾個世界上已知的zui大的銅礦,在世界上已探明的28個大銅礦中,有6個在智利。智利現在80%的銅產量來自“銅斑巖”型礦床,大部分分布在最北部地區(南緯20至26度)。此種礦床還伴生有作為銅副產品的鉬、黃金及白銀;占第二位的礦床是硫化銅礦,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和中部地區。
智利將為勘探和生產400000噸鋰進行招標,以奪回市場份額,滿足對電動汽車和高科技設備中使用的金屬的日益增長的需求。作為擁有世界上較大的已知鋰儲量的銅生產國,智利表示,它正在為當地和外國公司制定投標規則,每5個配額為80000噸。
今年以來,新能源電池所需要的原料碳酸鋰倍受熱捧,價格不斷上揚。截至11月15日,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為19.5萬元/噸,而在三個月前,還不到9.5萬元/噸。年初至今,碳酸鋰的漲幅已經超過230%。而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,主要消化在下游電池企業及新能源汽車企業。央視財經報道稱,整車的原料鋰鹽成本上漲大概在3000元左右。
有“地質奇跡”之稱的幾內亞,是我國鋁土礦進口國,加上備受關注的鐵礦西芒杜,可謂是自帶熱點。此次政治變動,對國內礦業市場的影響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。
目前阿富汗已探明的礦藏超過1400種,包括能源類、金屬類和非金屬類礦產資源,儲藏量和分布量很不平均,其中能源類礦產資源較少,且有一定程度的開采,金屬類礦產資源豐富,且大部分處于未開發狀態。